图片 关于20世纪90年代文学批评格局审视_森林舞会の太空版|新游戏下载*

森林舞会の太空版|新游戏下载*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文学 > 现当代文学 > >

关于20世纪90年代文学批评格局审视

来源::未知 | 作者:森林舞会の太空版|新游戏下载* | 本文已影响
  论文摘要:20世纪90年代文学批评呈现出“大众化”和“学院化”格局,这种格局的形成具有特定的成因,大众化批评和学院化批评应相互取长补短,以促进文学批评的繁荣与发展。
  论文关键词:20世纪90年代;大众化批评;学院化批评
  20世纪80年代文学以及文学批评与意识形态“合谋”形成的繁荣,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成为20世纪90年代文学批评(以下简称90年代文学批评)备受指责的参照与证据。每当论及90年代文学批评时。总有不少论者以20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的热烈与之相比从而发出批评“缺席”、“失语”的感慨。事实上,90年代文学批评纷繁复杂,学术界对90年代文学批评的评价也莫衷一是。“对90年代以来的文学批评进行大致相当的描述和作出公允的评价是极其困难的,不仅是距离近,我们身在其中,还因为这是个价值多元的年代,价值多元决定了作者不可能以定于一尊的框架来梳理每时每刻发生在我们周围巨大而庞杂的批评现象。”虽则如是,但透过这种种现象与迷雾,把90年代文学批评放之于广阔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之下进行观照.以批评话语的价值取向和批评话语的践行方式来加以考察,那么,90年代的文学批评都可以囊括在“大众”和“学院”的范畴内加以描述和讨论:一是大众化的倾向,这主要是指批评在多元价值体系的文化现状中,呈现为一种通俗化、商业性、娱乐性为价值主导的批评话语,具有鲜明的大众色彩,关注当下文学现实和热点问题,注重感性的体味;二是学院化的努力和特色,这主要是从文学批评内在本质来说的,它具有文学批评的精英理论建构色彩,注重批评的学理性和深度诉求。
  大众化是指一种文化氛围。将大众化作为90年代文学批评的一个特征走向是有其特定含义的。“大众化”批评是与“学院化”批评严谨、注重“规则和体裁”且具有理论建构性的批评风格相对的,它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浮躁、缺乏学理性的批评形式和风气,这类批评措辞尖酸,甚至流于谩骂,有的还涉及到人身攻击。观点极端且有失偏颇,往往使批评演变为事件而广受关注——这背后往往隐藏着深刻的市场意旨。二是指通俗、注重感性思考和体味的话语批评方式,通常是以一种轻松、活泼和灵动的面貌出现,显得平易近人。
  “大众化”作为90年代批评的倾向,背后有其深刻的社会文化动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主流话语支配了社会生活的发展方向,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商业文化的发展获得了极大的空间,文学也自觉或不自觉地走向商品化的深渊。在商业文化和大众传媒市场化运作的双重夹击下.我们看到文学批评不时有这样的景象:报刊编辑与媒体合谋不断制造热点进行商业性炒作,抛出了诸如“新XX”、“美女作家”、“身体写作”标号或术语;评论家与作家(或编辑)合谋,不断上演一出又一出文学事件:某些知名学者策划的文学大师排座次、“马桥之争”、《十作家批判书》等等,还有诸多在人情之上、利益之下的“红包批评”。这些批评活动的共同特征带有很大的“广告”、“宣传”、“炒作”味道,这种貌似审美批评的言词实则是商业文化下的市场意旨。具有浓重的商业意味和明显的市场运作痕迹。但这些批评现象得以出现却包含着社会文化现实中的某些新因素。“在充分注意到这些批评实践的负面效应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正是这些显然是被‘戏剧化’或‘漫画化’了的批评事件当中,包含着九十年代批评发展的新因素,诸如批评自由的获得,批评模式的变化,批评家与被批评者的关系的改变以及批评在整个社会文化中心位置的变化等。”尤其是当大众传媒已经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进入了市场经济阶段之后,这些改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学批评被纳入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因此,文学批评的商品化成为必然的文化现象:报纸编辑、记者和批评家联手纷纷挑起、发动、参与文化争论。推着读者不断地从一个话题转移到另一个话题,从一场争论转移到另一场争论。文学批评进入了一个消费话题的时代,媒体源源不断地策划出无穷无尽的话题,增加其可读性,从而吸引大众。从这个意义上讲,大众化的文学批评推进了文学批评面向市场的进程。
  另一方面,由于大众文化盛行,人们的审美趣味转向平面化。追求感观的愉悦。放逐了对精神的深度诉求。大众文化的蓬勃发展代表了人们在新的文化语境中的艺术选择,人们更愿意在色彩斑斓的文化世界中享受轻松休闲的视听与阅读,而不愿意阅读通过细致的体味与思索才能心领神会的精英文化文本和叙述。这种审美文化心理的微妙变化,使得大量通俗、时尚的批评文字得以流行。同时。大众文化使得一切带有形而上倾向的精英文化显得步履蹒跚。

  文学批评不去追求文学的韵味、意境和意义的深度,而去追求表面的、感性的、平面的形象性、直观性、代表性。其目的不是引起读者去回味、思考和评论,而是引起读者去感受、享受。这种感悟式、直观性的批评文字比之于学理性的抽象思维更具文字亲和力,读者的接受来得更轻松,这使得文学批评从神圣的祭坛走下来,来到了大众中间。从这个意义上讲,大众化的文学批评对各种文化现象和文学文本的关注与解读是大众与文学审美之间的桥梁。传统的文学批评往往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和作家、评论家圈层。难免自说自话,甚至自我欣赏。在这里媒体的功能使文学批评的功能得以扩展,会更加及时地捕捉更多、更新的文坛信息,加上自己的注释与判断,以受众更易接受的话语方式表述出来。更重要的是。媒体的关注视野也使文学批评的关注视野突破了传统的纯文学的文本范畴。“文学批评的概念在90年代已经不再关注于纯粹的文学文本,也就是说,文学作品的概念在90年代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的确,90年代文学批评的审视对象也因此扩大到对影视作品的评说、对网络文学的分析。甚至对流行歌曲的艺术与文化的审视。可以说,文学批评的视角已逐渐更加平民化、大众化,这对引导普通读者的审美活动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而当文学批评在大众传媒上占有自己的席位,并大有引领受众阅读、鉴赏的趋势时。文学批评的功能便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有效发挥。“大众化”的批评风气和样式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为文学批评多元化的格局。
  由此观之,我们发现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及其批评正在发生某种转向——即“大众化”文学批评倾向的形成。这种转向和传媒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和大众文化的盛行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直接导致了大众化批评的勃兴。改变了理论批评一统天下的格局。也弥补了理论批评疏于关注“当下”的不足。使批评格局趋向于合理和多元。
  20世纪90年代我国出现了一个多元并存的社会文化局面,这期间,各种批评观念和方法蜂拥而至。西方话语的霸权、中国传统批评方法的发掘、西方批评方法的引进、中国本土批评家的创造等共同构成了文学批评发展的多元化境遇。在90年代文学批评的坐标上,如果以大众化批评为横坐标。学院化批评为纵坐标。那么它们的交汇点就是当下的文化现实;如果说面对相同的文化现实,批评家选择以大众化的方式发言使文学批评呈现出大众化倾向,那么学院化批评就是从揭示本质和理论指引的深度践行着他们的批评活动,构建着具有学术规范、讲究学理背景与知识传统的专业化的批评形态。 
  学院化批评主要是一批在高校及文学研究所任职的职业学者进行的专业批评,虽然在市场经济时代中面临边缘化的局面,但学院化批评的主体以其自身广阔的学术视野、丰富的理论资源和日趋成熟的现代体系,以理论和文本意识的深度支撑着当代文学批评学科建设的基石,以强烈的精英建构意识推进了文学批评的发展。从批评的成果和批评话语空间的拓展来看,90年代学院批评还是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就90年代出版的文学批评和研究著作来看,就有陈思和、王晓明主编,学林出版社出版的“火凤凰新批评文丛”,谢冕、李杨主编,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丛书”以及杨匡汉主编,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十年代文学观察丛书”等,其涉及到了西方近百年的各种文学批评,如精神分析批评、英美新批评、现象学批评、阐释学批评、接受美学批评、解构主义批评、后现代主义批评、女性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和后殖民主义批评等等。这些颇具学术含量的文学研究著作显现了文学批评的成果,凸现出学院批评力量的强大。就90年代文学批评的理论和研究路向来看,90年代以来批评的话语空间又有了更大的拓展,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文化研究以及后殖民理论的兴起等都拓展了批评言说的空间。此外,与从西方引进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的理论资源不同,90年代初有一批学者转向传统寻找学术资源,作“学术史”的研究,以期通过对学术传统的重新审视和发掘来找到一种研究文学的思路。张扬纯粹的学术研究,退而进行学术史的梳理是知识分子在大众面前的一种姿态,体现出学院精英在拓展批评话语空间的某种努力。

  这些批评活动极其文字共同构成并体现了90年代文学批评的学院派特色,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学院化批评不仅仅面对文学,大多数从事学院批评的职业学者也不仅仅是文学麦田的坚定守望者,转型期社会纷繁的文化文学现实急切需要批评家加以阐释和批判,学院批评的使命就是以其学者素养和学理分析来透析现象,揭示文化现象背后的本质,给人们以精神指引,从而体现知识分子的价值,找到维系自身价值的场域。他们通过专业性的研究工作,承载着启蒙与代言的责任,这种情况如实地反映了知识分在社会大众和整体文化构成中的地位与作用。他们科学的理性的学术思想中渗透着感时忧世的使命意识.这种意识以表达广大民众的社会理想为巨大支撑,保持着与社会现实的紧密联系,学院派的这种品质,实际上是中国知识分子精神魅力的展现。从这个角度而言,学院批评不是封闭的象牙塔,它往往处于十字街头,以内省的学术思索向社会开放,向现实延伸。在诸多学院派的批评文字中,我们看到了用文学话语向复杂的文化现实不断介入的努力,现实,作为一个最终需要阐释和反映的目标,始终渗透在学院批评的方法和过程之中。从另一个角度看,90年代的学院批评同时也隐含了某种意义上的自省与反抗。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和各种思想、观念、理论的包围中,批评的精神正在淡化和消解,某些批评借口转型和改革而放弃批评精神,放弃批评一贯坚守的人文精神和立场,有的趋炎附势,有的趋俗媚众,有的争名夺利。这是市场经济的商品意识在批评家身上投下的阴影,批评家人文精神和批评精神的淡化必然造成批评的人文精神和批评精神的淡化。而学院化批评以前所未有的理论的丰富性和观念的多样性参与了这一时代的文学建构,在商品经济大潮和多种复杂因素的困扰下,捍卫了文学批评所剩无几的尊严。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建立和健全的时代大背景下,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呈现出明显的分化,将90年代文学批评特征粗略用“大众化”和“学院化”加以概述,只是期盼能在某种程度上能更接近90年代文学批评的真实图景。
  20世纪90年代是大众文化兴起与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当社会主流文学价值解体之后,大量通俗、悠闲、时尚、感性的批评文字得以流行,适时地填补了人们的精神空间,迎合了文化取向的转变,迅速被文化市场接受,这就是大众化的文学批评;另一方面,批评家以多元的理论视角对当下的文化与文学状况作出审美批评,并由此形成新的思想成果给人们以某种启示或者指引,这就是学院派批评,也是90年代文学批评重要的思想坐标。由此观之,大众化批评与学院化批评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品格。前者以大众的视角。阐析当下的文化现象,文风活泼、生动、平实,极具亲和力,以满足大众娱乐,引导大众消费为价值主导,以批评的通俗、接受面广取胜;后者站在精英的立场,剖析文化现象,进行理论创新,回应现实,以批评的学理性、理论的深度及建构性为主导品格。由此看来。这两种批评各有长短,大众批评长于文字的亲和力、消闲性和通俗性,但由于缺乏学问底蕴和理论基础。每当涉及到复杂的思想、理论问题,大众化的批评便捉襟见肘;此外。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文学批评头上的“光环”消失了。在大众文化的包围中弱化了精英意识而强化了大众意识、商业意识,因此,大众化的文学批评不可避免地也会出现庸俗化的倾向。学院批评的长处是批评的学理性和学术化.不足之处则是有可能使批评深刻严有余而生气活力不足。
  因此.这两种文学批评必须取长补短,大众化批评应从提高文化品位的角度不断吸收和利用学院资源,逐渐呈现一种“深度”和“理性”的面貌,进一步提升文学批评的审美品质;学院批评应避免曲高和寡,建立起文学批评与社会互动的对话机制.尽可能地把专家学者的学术成果更有效地转化为社会文化的精神.以理论的丰富性和观念的多样性参与文学批评的建构。

森林舞会の太空版|新游戏下载*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